当前位置: 学校 > 部门首页 > 规章制度 > 部门规章制度 > 专项管理制度 > 能源管理科规章制度 > 正文
详细内容

给水系统管理制度

作者:赵华       编辑:赵华       复审:赵华       终审:      来源:后勤管理处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5:38

第四章 给水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搞好水泵房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扫地面和设备。

二、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设专人管理,蓄水池要加盖加锁,通风排气口要有防护装置。

三、做好水池地面周围的卫生防护,在水井周围1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畜禽饲养场、渗水坑、渗水厕所,不得堆积垃圾粪便和存放废渣、废气、废水,不得铺设污水管道。

四、对所供井水水质要进行消毒自检,每日检验余氯12次。保证管网末端余氯含量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发现水质污染,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五、供水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定期进行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持健康合格证上岗,传染病患者及时调离本岗位。

六、根据上级职能主管部门要求,定期进行蓄水池消毒清洗,保证二次供水的水质安全。

第二节 供水设备操作规程

一、深井泵提水设备操作规程

1.深井泵抽水前,专职操作人员必须首先察看控制柜电流表、电压表指示是否正常。

2.开启启动按钮,检查工作电流是否正常,电控柜各电器部件接触是否良好,有无异常噪音,如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3.检查管路是否上水,水表指针是否正常旋转。

二、加压供水设备操作规程

1.供水设备开机前应认真检查水泵吸水管是否已满水,扬水管阀门是否在应开启位置。

2.检查电机水泵是否转动灵活,水泵盘根不得过紧或过松,应以滴水管滴水为宜。

3.检查电控柜设备的电流、电压表是否正常。

4.启动电机工作,电流、电压应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5.加压水泵工作后,应认真察看管路压力表是否升压,防止水泵空转。供水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应保持准确、灵敏、电路接触良好。


第三节 中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1.中水处理站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与操作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体为: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站内建筑物的作用和管理办法,懂站内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各项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其应用,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同时要做到六勤:“勤看、勤听、勤摸、勤嗅、勤捞垃圾、勤动手”。

2.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对中水水质、供水量、投药量、各工艺流程中的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和清污情况等记录信息要真实可靠。

3.保持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洁,设备房内通风良好,室外场地作到每日清扫,室内地面、工作台面每日托擦,不得有污染。墙面、门窗要定期打扫,维修及保洁工具、各类药品摆放整齐有序。

4.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故障维修工作需多人进行处理的,由站长统一安排,前一班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下班。

5.设备运行期间,各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保养维修,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二、设施巡视制度

1.1-2小时至少要沿着整个污水处理流程巡回检查一次,具体检查各个电动元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等出现,若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如卡死、异常声响、堵塞、异常发热等,应及时停机采取措施;

2.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三、安全操作制度

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没有经过电工许可,严禁私自打开电控柜进行接线或调动元器件。

四、设备保养制度

1.熟悉所管理的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及工作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及加油的部位、所加油脂的品种、每次换油的间隔等,明白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维修时间等注意事项。

2.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分三部分:一是设备的说明书、图纸资料、出厂合格证明、安装记录、安装及试运行阶段的修改洽商记录、验收记录等。二是对设备每日运行情况的记录,由运行操作人员填写。三是设备维修档案,包括大中修的时间,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等。

3.保持设备良好的润滑状态

要时刻保持各运转部位良好的润滑状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第四节 中水处理站安全生产制度

一、严格遵守一切安全规章及安全技术操作的各项规定。

二、工作时间按规定着装工作服,不允许穿拖鞋。

三、站区内应保持整齐、清洁,不得堆放一切不稳定的物体。

四、设备在运转中,不得擦洗、加油、测量等,同时不允许在运转设备附近换衣服。

五、同事之间要相互关怀、协助、发生事故必须相互救护。

六、高空作业、越栏工作时要有人监护,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七、电气设备、线路发生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如发生火灾,应站在离火源不远的上风处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八、使用酸碱等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穿好防护用品,并戴好眼镜。一旦烧伤,先用干抹布擦试,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安全液浸泡15-20分钟,根据情况再请医生处理。


第五节 中水处理站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人员提前10分钟到达岗位,全面认真了解上班生产情况。

二、接班人员在岗位检查后,准时参加前会,由交班者汇报本班生产情况后,接班值班员布置本班工作。

三、交班者应按交班内容详细介绍情况,存在的问题应由交班者处理如短时间难以解决,得到接班人员的同意后,再进行交接。

四、交班期间发生事故与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生的事故与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五、交班者参加班会后,由值班者小结后离岗。

六、交接班内容:

1.本班出勤人数工作情况。

2.工艺指标完成情况。

3.设备、仪器运转情况。

4.目前操作情况,检查记录与实际核对。

5.原材料使用情况。

6.工作环境卫生情况。

7.工具、防护用具是否齐全。


第六节 供水、中水系统巡视维护制度

巡视维护项目、周期、要点及标准:

一、生活泵、消防泵 、中水泵、稳压泵 (每天)

1.检查电源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水泵运转部分是否润滑良好。

2.检查水泵运行时是否平稳,有无异响,电源指示有无波动。

3.控制箱清洁,检查标志是否完好无损。

4.启停机时检查盘根滴水是否超标。

1)设备整洁,标志明显。

2)运行时盘根滴水不得超过20~30/分钟,停机时不得有滴漏水现象。

3)保证24小时供水。

4)能正确自动启动。

5)生活水泵半月保养一次。

二、电动机维修保养(每天)

1.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或异常声响,如有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轴承;

2.检查电动机风叶有无碰壳现象,如有则应修整处理;

3.清洁电动机外壳;

三、水泵维修保养(每天)

1.检查水泵轴承是否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摩擦声响,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轴承;

2.检查压盘根处是否漏水成线,如是则应加压盘根;

3.清洁水泵外表;

4.检查电动机与水泵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检查水泵机组螺栓是否紧固,如松弛则应拧紧。

四、控制柜维修保养

1.用小毛刷,干净干抹布清洁柜内所有元器件,清洁控制柜外壳,务必使柜内无积尘、无污物。

2.检查、紧固所有接线头,对于烧蚀严重的接头应更换。

3.检查柜内所有线头的号码管是否清晰,是否有脱落现象,如是则应整改。

.交流接触器维修保养

1.检查复位弹簧情况;

2.拧紧所有紧固件。

六、自耦减压启动器维修保养

外壳应可靠接地,如有松脱或锈蚀则应在除锈处理后,拧紧接地线。

七、热继电器维修保养

1.检查热继电器上的绝缘盖板是否完整无损,如损坏则应更换;

2.检查热继电器的导线接头处有无过热痕迹或烧伤,如有则整修处理,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

八、自动空气开关维修保养

自动空气开关在闭合或断开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灭弧室的零件应无卡住现象。

九、信号灯、指示仪表维修保养

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如有不亮则应更换同规格的小灯泡。

十、远传压力表维修保养

1.检查表内是否有积水,如有则应干燥处理。

2.检查信号线接头处是否腐蚀,如腐蚀较严重则应重新焊接。

十一、每季度

1.电动机维修保养:

1)用500V摇表检测电动机线圈绝缘电阻是否在0.5兆欧上,否则应烘干处理或修复。

2)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或异常声响,如有则应更换同型

2.水泵维修保养

转动水泵轴,如有卡住、碰撞现象,则应更换同规格水泵叶轮;如果轴键槽损坏严重,则应更换同规格水泵轴承;

3.检查电动机与水泵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4.交流接触器维修保养

1)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和金属颗粒。

2)清除触头表面及四周的污物(但不要修锉触头),烧蚀严重不能正常工作的触头应更换。

5.自动空气开关维修保养

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或金属颗粒,如果灭弧罩破裂则应更换;

十二、每年度

1.水泵外观刷漆;

2.水泵更换有异常摩擦声响的轴承。

3.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兆欧,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

4.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兆欧,否则应烘干处理。

5.更换动作不可靠的中间继电器。

6.更换调整不好的仪表。

十三、供水管道

1.每日

1)检查管道有无渗漏水及锈蚀情况。

2)检查各阀门是否启闭灵活,有无渗、漏水及锈蚀现象。

3)检查管道系统各标牌是否清晰、准确、完好。

4)管道无渗、漏现象。

5)外观整洁,保护漆颜色一致。

6)阀门启闭灵活,无滴漏水现象。

2.每年度

1)紧固管道托架及固定支架,对管道及支架阀门进行除锈、油漆。

2)修补、更换损坏的管道及阀门。

十四、水管辅件

1.每日

1)检查水锤消除器是否灵活可靠,接头有无渗漏水。

2)检查管道伸缩管是否完好,有无渗漏水。

3)检查各配套设施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及渗漏。

4)启、停水泵时无水锤冲击声。

5)外观整洁。标志色鲜明,无渗漏水。

2.每年

1)清洗止回阀及水锤消除器内部,保证无堵塞、锈蚀。

2)检查管路伸缩管,如有开裂渗漏水现象及时更换。

3)紧固各配套设施连接镙栓,更换密封胶垫。

十五、水池、水箱

1.每日

1)检查水池、水箱挂锁是否完好,防虫网是否完好无损。

2)检查水池、水箱有无杂物、污垢。

3)检查水池、水箱水位控制是否正常。

4)无渗漏水及跑水、缺水现象。

5)水池、水箱清洁,无异味。

6)防护设施齐全。

十六、水池消毒

1.每年两次水池消毒,清洗水池(暑假、寒假)时间约为一天。

2.对水池、水箱进行一次排污,投放漂白粉消毒。按比例投放,并记录在《水池、水箱消毒记录表》中。

3.调整干簧管或浮球阀,使水位控制保持正常。

4.清洗水池后加药消毒,并取水样送检(分包给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实施此项工作)。

十七、根据《设备管理程序》中的责任分工,值班人根据本规定第1.0项进行日常巡视维护,并把结果记录到《水泵房巡视记录》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派工单》进行维修。后勤管理处其他人员若发现系统设备异常,及时通知设备责任人或值班人员处理。定期维修保养计划周期实施并记录在《低压配电设备设施例保养记录表》、《低压配电设备设施一级保养记录表》、《低压配电设备设施二级保养记录表》、《消防水泵例保记录表》、《消防水泵一级记录表》、《消防水泵二级记录表》、异常维修的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十八、各类支持性文件及记录

1.《设备管理程序》

2.《水泵房巡视记录》

3.《水池(箱)消毒记录表》

4.《派工单》

5.《给排水设备设施例保记录表》

6.《给排水设备设施一级保记录表》

7.《给排水设备设施二级保记录表》

8.《设备维修记录》

9.《水池(箱)加药记录》

10.《消防水泵例保记录表》

11.《消防水泵一级记录表》

12.《消防水泵二级记录表》

13.《交接班记录》

14.《中水处理站加药记录》


第七节 供水、管水人员体检培训及 “五病”调离制度

一、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从事供管水工作证明后方可从事供管水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给与直接供水管水工作。

三、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未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症状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生活饮用水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和活动。

    六、建立健全供、管水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档案。